三间瓦房挂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锦旗,每年都会接到大把的演出“订单”,全国各地学员慕名而来。他们中有的在乡村表演市场上立稳了脚跟,有的由于不能适应最终远离家乡,去经济发达地区打工为生。图为2012年4月24日,孔祥会在跟我谈自己的梦想、现实的困境。2013年5月20日58岁的孔祥会,在练功场上不幸被倒下的铁架砸中头部遗憾的离开了人世1955年9月出生的孔祥会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在村里创办杂技学校,先后向外地培养输送优秀杂技人才1000多人,许多已名扬国内艺坛,多次获国际大奖。马杰/东方IC (来自:腾讯图片)
孔祥会的儿子孔伟继承了父亲的理想,在这个村庄里坚守父亲的梦,那就是成立一个综合性的杂技学校,孩子们在这里不但可以学习杂技,还可以接受文化课教育。2012年4月24日,我每次去小雪都会给我看她新添的伤疤。马杰/东方IC (来自:腾讯图片)
2012年9月17日,不满4岁的毛梦迪(河南省永城市)每天都会在练功时大哭几次。马杰/东方IC (来自:腾讯图片)
2012年9月20日,孔三(巨野县孔楼村)在训练中受伤,他每天坐在练功场上看着小伙伴们练功。马杰/东方IC (来自:腾讯图片)
2012年9月17日,已经可以上台演出的老学员孔祥明(巨野县),经常回到孔楼深造表演技巧。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大义镇的孔楼村,是著名的“中国民间杂技艺术之乡”。马杰/东方IC (来自:腾讯图片)
“百年历史的孔楼杂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发展,在表演上不能只突出技艺,更要融入时尚元素。”2012年9月17日,练功场上秦秀娟(河南省永城市)在苦练蹬技表演技巧。马杰/东方IC (来自:腾讯图片)
2013年7月20日,父亲孔祥会去世后, 31岁的孔伟(右)在这个村庄里坚守父亲的梦,那就是成立一个综合性的杂技学校,孩子们在这里不但可以学习杂技,还可以接受文化课教育。马杰/东方IC (来自:腾讯图片)
2013年11月10日,左起,孔文静、丁根娣、孔文爽在练习基本功。马杰/东方IC (来自:腾讯图片)
孔楼杂技历史可追溯到明代万历年间。孔楼村的杂技项目有100多种,主要绝活有“高空踢碗”、“软钢丝”、“蹬技”、“车技”、“顶杆”等。 2014年11月22日,孔伟受央视“美丽乡村快乐行”栏目邀请,在山东省沂南县竹泉村表演顶杆绝技。马杰/东方IC (来自:腾讯图片)
2015年9月5日,这位驯猴人小董,来自徐州铜山县,是乡村马戏团的演员,来这里为的是再学习一个表演项目。马杰/东方IC (来自:腾讯图片)
2015年8月29日,陈倩倩(山东省菏泽市)和男友一起来学习杂技表演,训练间隙体贴的男友在为她捏脚。马杰/东方IC (来自:腾讯图片)
2015年8月29日,杂技班练习车技的学员,上街也会骑上独轮单车去买东西。马杰/东方IC (来自:腾讯图片)
2013年7月22日,中午学员们在洗衣、洗澡。马杰/东方IC (来自:腾讯图片)
2017年3月2日,马戏团里表演高空飞人的闫丽(山东省菏泽市),正在不足2平方的厢式货车卧室里化妆准备上场表演。马杰/东方IC (来自:腾讯图片)
2017年3月2日,只有在好天气时,杂技演员才可以洗衣服。马杰/东方IC (来自:腾讯图片)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