整理 | 大明白
昨天,博士和小胖讨论年龄问题。
聊到了周岁和虚岁的事。
周岁都知道,以出生日期为时间点,每过一年增加一岁。
那虚岁是怎么算的呢?什么又是虚岁呢?
虚岁是与实岁(周岁)相对的一种记岁方法。虚岁是以年(阴历)为单位的,一个人出生的当年记为一岁,每过一个春节增加一岁。在古代,虚岁是唯一的记岁方法,所谓的岁,指的就是虚岁,没有周岁和虚岁的概念。
虚岁中没有零岁的概念。按照民间的习惯,一个刚出生的婴儿,只有在百日之前,人们以日为单位来计算他的大小,过了百日,人们就再不会计算他的日龄或者月龄,而是以年为单位计算年龄。
从虚岁的理论上说,一个人一出生,就被认为是1岁了,以后每逢春节便长1岁。比如,一个2000年12月1日出生的人,在2001年除夕之前,被认为是1岁,一到春节,就被认为是2岁了。这样,这个人在2002年春节过后到12月1日之前的这段时间里,周岁为1岁,而虚岁已经3岁了,两者会有两年的误差。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“虚两岁”。
展开全文
中国古人没有现在的“生日”的概念,与“生日”含义最接近的词是“生辰”、“诞辰”。生辰和诞辰的概念不完全等同于生日,生日是以日为最小单位的,就是一个昼夜24小时的一天;而诞辰和生辰则是以时辰为最小单位的。
在古代人的生辰概念中,日期仅仅只是记载生辰时间的一个要素而已,与年月和时是并驾齐驱的,并没有任何的侧重。
而西方人的生日概念,强调的是月份和日期,所以通常我们说生日,只说几月几日,不说年也不说具体时刻。
现代的年轻人对什么是虚岁,大多数人已经不了解了。更不明白为什么会有虚岁?
有人认为虚岁是中国人“差不多”观念的产物。年龄问题,只能概算,不能精确,计算的单位以年而论,不计月日。
还有人认为,这是对生命起点的计算方法不同,现代人以出生日期为起点,而古代人以怀孕为起点计算生命,因为一个人出生时,已经在妈妈的肚子里“存在”10个月了。支持这种观点的人不少,但是也没有任何证据证明是对的。
有关虚岁的小问题,我说明白了吗?接下来是今天的互动环节。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